
全红婵的脚踝肿得穿不进鞋的时候,陈芋汐正在往自己腿上加绑一副新的沙袋。
这俩人,真是有点意思。四年了,那4.9分的差距就像一根针,扎在陈芋汐心里,拔不出来。去年奥运会上,她就是栽在第四跳207C上,一个连她教练都说现在误差不超过半度的动作。所以这次全运会备战,她练得像疯了一样,别人练完她还在练,腿都粗了一圈。有人说女孩子腿粗不好看,她好像根本不在乎,动作反而更稳了,稳得可怕。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逼自己一把,什么都过得去。陈芋汐自己都承认,有段时间压力大到差点放弃,觉得这辈子可能都翻不过全红婵这座山了。结果被教练一顿臭骂给骂醒了。现在她往十米台上一站,眼神里都没什么情绪了,只有池子里的水。
全红婵那边呢,日子也不好过。五个多月没比赛,脚伤闹的。人嘛,一闲下来就容易管不住嘴,体重涨了十五斤,个子也蹿到了一米五八。这对跳水运动员来说,每一斤肉,每一厘米身高,都是要命的调整。以前那种轻盈的感觉找不回来了,入水的时候身体老是打飘。
广东队也是下了血本,又是德国治疗仪,又是AI动作分析,连她肌肉的轻微颤动都记录下来。队医说她脚踝积水最严重那会儿,别说训练了,连鞋套进去都钻心地疼。现在戴着特制的护具,勉强把动作完成度拉回了九成。可那失去的,谁知道还能不能找回来。
训练馆里,这俩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碰面了也会打个招呼,说两句话。全红婵觉得康复训练枯燥得要死,陈芋汐就跑过去教她控制体重的小窍门,都是女孩子,谁还没点自己的秘诀。她们的训练笔记,据说都快成公开的秘密了,俩人还互相看。全红...婵学陈芋汐那股子狠劲和发力方式,陈芋汐呢,就偷偷琢磨全红婵的水花技术怎么就压得那么好。
教练组的人看着都觉得稀奇,说这种互相偷师的情况还真少见。但对她们俩来说,可能这已经是唯一的办法了。一个人闷头练,容易钻牛角尖,看看对手,反而能刺激自己。
不过赛程可不管这些,排出来吓死人。陈芋汐九天里要比五场,全是硬仗。全红婵的安排稍微好点,先用团体赛找找感觉,最后才是单人台的压轴戏。有教练私下里打比方,说这就像让俩人在高速上同时换轮胎,谁手抖一下,可能就车毁人亡。
现在技术也确实不一样了,生物力学分析,AI系统,把跳水这项运动硬生生从艺术变成了毫米级的科学。可科学归科学,再精准的仪器也算不出人心。俩人都说,不管平时练得多好,站到那十米台上,腿还是会不受控制地抖。
一个憋着劲要复仇,为了那块全运金牌想了四年。一个呢,拼了命想证明自己能扛过伤病和发育关,以前的辉煌不是昙花一现。工作人员都说,她俩像两个住在隔壁的邻居,连晚上谁家关灯晚都得比一比。
11月10号决赛那天的票,早就卖光了。有媒体不怕死地去问她俩怕不怕。陈芋汐回了句怕也没用,全红婵更干脆,反正跳下去就完了。领队周继红坐在看台上,跟旁边的人悄声说,这两个孩子,比谁都明白,十米台下的水,溅起来的都是血汗。
说到底,最后谁输谁赢,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不是吗?
金勺子配资-配资网app-找股票配资-配资股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