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里和父母不愉快,考前心情烦闷,没有选上班委……遇到烦心事,西南位育中学的学生会拿出“独家秘籍”,来一场“自己与自己开会”。学生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拿出纸笔,沉下心来,分析心情不佳的原因和破解的办法,走出情绪低谷。“自己与自己开会”的实践,引导学生独自分析问题成因,自我情绪管理,寻找解决办法。
教育,怎样才能真正触及心灵,让成长自然发生?近日,徐汇区“特级校长开讲啦”活动中,西南位育中学党委书记、德育特级教师金琪说,德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被教育”,而是学生“自我教育”。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成为育德的参与者与践行者,让学生向阳而生。
【让德育从课堂走向生活】
德育不是说教,而是在生活化、情境化的体验中生成。西南位育中学的班主任李老师得知部分同学将在双休日晒支付宝余额,担心大家攀比成风。于是,李老师结合年级德育主题“立志定位”,在学校“五常新说小讲堂”里,先让学生们站在学校的操场上,看看可以观察到什么,再让他们站在学校的最高处——屋顶花园,眺望学校的操场,思考、讨论从中得到的启示。
学生们认识到“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慢慢地,他们不再仅仅关注“小我”的自我安逸、一时的财富水平,而是把眼光放向了更大的世界,去思考“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学会看待“进与退”“得与失”“高与低”,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中,提升思维品质,走向成长自觉。
在思辨中,小伙伴们学到了很多思考问题的方法;在“跟着爸妈去上班”的社会学习中,学生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金琪说:“德育不是孤立开展的专项工作,而应内嵌于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教师在创造‘可感、可悟、可行’的德育场景,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价值感知与行为认同,让德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从认知走向行动。”
【“给孩子留座”全员育德】
走进西南位育中学的教师办公室,每位老师的办公桌前都有两把椅子——一把是老师坐的,另一把留给学生。在课间,学生可以随时来找老师提问、聊天。被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录取的陆子暄说:“每一位西南位育中学的学子在问老师问题前,从来不需要做心理建设,或者羞于开口,师生交流从来没有距离感,甚至会主动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心里话和小秘密。”正是这种轻松的师生相处模式,养成了学生落落大方的人格气质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音乐学科李老师的身边总围着一群喜欢电子音乐的学生。有一天,他发现做音乐铃声的小姚同学神色不太自然。原来,班主任刚刚批评他头发太长,让他双休日一定要剪掉。李老师知道喜爱艺术的学生往往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因此,李老师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有意无意地谈到了“和弦”“共鸣”等音乐原理和运用手法。这让小姚有所感悟,知道了要与集体、他人谱出和谐的乐章,不能一味地追求张扬自我,有损学校规则。
数学学科曹老师发现小杨同学近来有些萎靡不振。趁着面批作业的机会,曹老师了解到小杨家里正在搬家,父母因装修意见不合正在闹矛盾,导致小杨十分难受。曹老师做起了“亲子老娘舅”,为小杨家进行调解。很快,小杨一家走上了正轨,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在学校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金琪进行分享交流。
金琪进行分享交流。
“孩子的成长是多向合力的结果,不仅需要教师群体的全员育德,还需要家校的协同育人。这种配合,不是简单的‘老师通知,家长执行’,而是双方基于共同目标的深度联结。”金琪说。
【“科文互融”寻求最适合的成长路径】
学校某班的小陈同学一度沉迷于手机游戏,经常晚上熬夜玩游戏,白天精神恍惚。班主任王老师没有简单地向家长“告状”,而是和小陈妈妈进行了一次长谈。在谈话中,王老师了解到,小陈家里为了手机的事“硝烟弥漫”,亲子关系紧张。王老师没有指责家长管教不力,也没有抱怨孩子不服管,而是通过召开“圆桌会议”提出了“三方合约”方案。
在学校,王老师让小陈每天组织课间活动,用责任和运动消耗他的精力;在家里,小陈妈妈同意不再用“争夺手机”的方式激化矛盾,而是和小陈约定,如果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并准时起床,就有半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小陈妈妈还在王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学校的“亲子读书会”,学习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一个月后,变化悄然发生。小陈在篮球场上、在组织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找到了比游戏更真实的成就感,他和妈妈的关系逐渐缓和,甚至开始用自己的例子去劝说其他同学不要沉迷游戏。老师的智慧引导和家长的信任配合,变成了让孩子走向自律和成熟的契机。
 金琪和学生谈自主管理。
金琪和学生谈自主管理。
西南位育中学构建了“中和书院”课程体系,100多门校本特色课程从预初阶段的礼仪修身到高中阶段的深度研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成长选择。学校还通过“一柱多筐篮架”的创造性设计,将操场篮板增至72块,让更多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如今,校友赵婧怡在大学仍是排球队主力。“在西南位育中学的六年,排球不仅给了我健康的体魄,更教会我团队协作、永不言弃。这种影响,终身受益。”
 西南位育中学获得第22届上海市中学生时政大赛高中组团体金奖。
西南位育中学获得第22届上海市中学生时政大赛高中组团体金奖。
这学期,西南位育中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第22届上海市中学生时政大赛高中组团体金奖。面对AI浪潮,如何让孩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打造良好育德生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仅成才,更要成人。”深耕教育41年的金琪说,教育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坚持教育方式的守正创新,以“向阳而生的成长观”校准育人航向,用“科文互融的质量观”激活育人效能,让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共同浇灌成长,汇聚家校社育人合力,寻求最适合每个孩子的成长路径。
金勺子配资-配资网app-找股票配资-配资股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