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3年7月的某一天,华东军区第二三五团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该团隶属的军区参谋长张爱萍来到团里进行视察,但令人意外的是,团部竟然没有接到他的消息,连工作组也联系不上张爱萍的下落。
团部迅速决定派时任政治处副主任的迟浩田带车去寻找,看看能否找到张爱萍的所在。迟浩田毫不犹豫地立刻启程,驱车在周边部队之间奔波寻找,期间还利用沿途部队的军用通讯线路不断报告寻找情况,但仍旧一无所获。
就在大家焦急万分时,一个连队打来了电话,报告说张爱萍参谋长已经在他们连队了,这才让团部和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团部立刻通知迟浩田,让他马上赶去那个连队。迟浩田也毫不耽搁,立刻驾车前往首长所在的连队。
这时,张爱萍正坐在一个班排里,和战士们亲切地拉着家常。他详细询问战士们的伙食情况,关心他们家乡在哪里,问大家是否适应部队生活。迟浩田走进来,见到张爱萍,立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张爱萍认出迟浩田,知道他是因战功卓著曾在军区和全军作过报告的英雄人物,便起身和他热情握手。迟浩田马上向张爱萍汇报:“团部已经准备好汇报材料了,还是请首长先去团部吧。”
展开剩余74%没想到,张爱萍却摆了摆手,摇头说:“去团部干嘛,就在这班排里和大家聊聊,挺好。”迟浩田只好一边向团部报告首长的这一决定,一边陪着张爱萍与战士们继续聊天。气氛非常热烈,大家纷纷感叹,没想到这样一位军区高层领导竟如此平易近人,毫无架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原本约定张爱萍要到团里视察,怎么会突然改变主意,去了连队呢?要知道,为迎接张爱萍的到来,团里早就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接到通知后,团里领导十分紧张。大家都知道张爱萍治军严厉且认真,这次是该团成立以来,首次有军区高级领导来视察。二十七军领导还特别强调,军区领导来视察时,军里领导不得陪同,务必要严密准备。
不过,团里从未做过正式的接待工作。于是,团长和政委召集迟浩田,作为战斗英雄、全国作报告的能人,询问他该如何做好接待工作。
迟浩田听后也一头雾水。虽然认识张爱萍,但对他的性格和具体接待细节却一无所知。团里只好下发通知,要求基层加强作风建设,同时着手准备汇报材料和接待方案。
经过近三周的紧张筹备,终于盼来了首长的视察。然而,没想到张爱萍从军区出发后就改变了计划。他告诉工作人员,这次视察主要是察看基层部队情况,决定先不去团部,而是直接到一个附近的连队去看看。
工作人员马上查看部署图,选定了距离最近的连队,直接驱车前往。连队哨兵机警,一看到几辆车驶来,立刻判断首长来了,便迅速询问来人身份,并向连队报告,连队又向团部报告,这才出现了最初的那一幕。
张爱萍来了以后,大家才真切感受到这位高层领导并不像传闻中那般“严厉冷酷”,反而和蔼可亲,态度亲近,战士们逐渐放下心防,气氛十分融洽。
迟浩田赶到后,张爱萍还向大家介绍了迟浩田的英勇战绩,号召战士们以他为榜样。他强调,朝鲜战争结束后虽然没有打仗了,但军人仍需刻苦训练,因为没有战争,军人的地位会降低。张爱萍的教诲令迟浩田和战士们深受鼓舞,难以忘怀。
不久,团里领导陆续赶来。首长已经在连队用过餐,团领导劝他回团部休息,那里条件更好些,但张爱萍笑着婉拒了,说自己就住在连队里,哪儿也不去。
迟浩田晚年回忆称,这次视察充分体现了张爱萍首长不拘小节、亲民的作风,也深刻影响了他自己。后来,迟浩田与张爱萍多有交往,张爱萍卸任国防部长后,迟浩田也接任该职,两人之间传承的优良作风,迟浩田全部继承并发扬光大。
发布于:天津市金勺子配资-配资网app-找股票配资-配资股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