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阿姨预约了专业推拿服务
沈阿姨预约了专业推拿服务
“这样把手抬起来酸不酸?”“力道够不够?”10月28日上午,住在大西小区的沈阿姨在自己家里享受了1小时的专业推拿,此前,她通过小程序预约了上门推拿服务。
小程序下单,就可以选择代买菜、保洁保姆、上门推拿、上门送餐……一系列服务。这正是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物业+养老”服务的一种方式。
10月28日,欧阳路街道“物业+养老”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汇聚多方力量,整合为老服务资源,首批已吸纳街道超过80%的物业企业成员和50余家街道商户。
什么服务最受老人欢迎
作为虹口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街道,欧阳路街道60岁以上老人约占户籍总人口的48%,而在目前“9073”养老服务格局中,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作为安享晚年的主要方式。
然而,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而小区物业在提供居家养老增值服务中,具有天然“距离近、响应快、信任度高”的优势。因此,欧阳路街道率先于2022年7月试点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新模式。
蒋家桥小区,是欧阳路最早探索“物业+养老”的小区。记者看到,小区的门岗旁边就是一个虹达物业+养老服务站。


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老人找钟点工日常保洁的需求最多,其次是送餐上门、陪看病等。这些服务价格比市场价优惠,既可以单独购买,也可以购买套餐。
其中,3000元/月的爱心养老套餐受到老人的欢迎。包括一日两餐、每周一次彻底打扫、每周洗澡、每月1次理发、每月2次修指甲、不限次数陪老人看病拿药、1小时的常规护理。此外,还有1200—2500元/月的一日两餐套餐等。
欧阳路街道“物业+养老”联盟成员、上海虹达物业公司副总经理童杰告诉记者,老人购买套餐服务,即可赠送“小度屏”,直接在家中通过视频连线呼叫物业,选择包括传统物业服务、精神慰藉、医疗照护、家政保洁、生活协助在内的5大类34项服务。
他介绍,物业公司一方面通过内部挖潜,比如利用保安巡逻间隙等碎片化时间提供服务,服务所得全额返还一线员工;一方面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比如周边家政公司等优质商户,承接专业性强的服务,目前已在虹口区累计服务约20个小区。
对于服务风险的管控,他表示,现在可以提供的物业+养老服务,明确排除失能失智老人群体;并且正在制定标准化服务协议,明确责任边界,同时与街道,以及相关保险公司沟通,探索专项险种。
另一家“物业+养老”联盟成员、上海爻垚健康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国雨告诉记者,目前老人通过小程序下单,不仅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也可以来到“银发暖屋”实体店,这里有微压氧舱、微循环气灸等设备,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对康养服务的新需求。
家住欧阳路街道的王阿姨常年患有高血压,一直在吃降压药。当天,她现场体验了微循环气灸,表示“感觉蛮好”。
 银发暖屋
银发暖屋
 王阿姨体验微循环气灸
王阿姨体验微循环气灸
依托联盟优势,构筑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当天,《欧阳路街道“物业+养老”建议服务清单1.0》正式发布,该清单包括日常服务、医疗保健、应急救援、生活服务和精神慰藉五大类服务,共50项服务内容。
“清单中的服务收费规范、明码标价有优惠,特别是针对特殊老人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且享受多项免费或优惠服务。”欧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小强介绍,“街道将根据居民实际需求进行动态更新,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推动‘物业+养老’服务惠及更多老人群体。”

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程军表示,今后“物业+养老”将依托联盟优势构筑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助力银发经济产业发展,推动“物业+养老”模式全域覆盖;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事项清单,优化提升服务品质;加强风险防控,健全服务规范与流程,强化从业人员培训,让老人放心、安心。
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有财看来,物业长期扎根社区,相较外部机构更具亲和力,更精准掌握老人实际需求。“物业+养老”模式将原本割裂的物业管理与养老服务融合,形成“人—物共管”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物业+养老”联盟成立,可进一步整合资源,联动街区商户、医疗、家政等,实现高效对接,解决“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建议今后进一步开展针对物业人员的专项培训,制定标准化流程,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形成服务质量反馈—改进的闭环。
金勺子配资-配资网app-找股票配资-配资股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